舟山日报:舟山船用燃料油改革创新获特别贡献案例
2019年浙江省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评选结果揭晓
舟山船用燃料油改革创新获特别贡献案例
已有7项创新成果被列入国务院试点经验并向全国复制推广
2019年浙江省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评选结果揭晓,浙江自贸试验区保税船用燃料油改革创新荣获特别贡献案例。此次评选活动由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今日浙江》杂志社、省改革研究和促进中心等单位组织,旨在总结经验、激励先进、示范引领,不断把“最多跑一次”改革引向深入,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为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此次评选活动共分特别贡献案例、最佳实践案例、优秀实践案例三大类,经过实地调研、专家评议、网民推荐等环节,共评出40个获奖案例,其中特别贡献案例10例,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改革创新案例入选。
“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后,一直在推进油品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这一特色上探索,其中成效最为显著的无疑就是保税船用燃料油的改革创新。”浙江自贸试验区政策法规局相关负责人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舟山保税船用油改革创新荣获特别贡献案例,关键在于其改革创新的实践意义:不仅体现了系统集成性,是一项涵盖了市场准入、部门协同、行业发展氛围营造等行业管理全流程的创新,还有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去年舟山完成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410.27万吨,同比增长14.2%,加注量全国最大、全球第九。
向制度要创新、向改革要红利,在船用燃料油供应上,舟山一直走在改革创新路上。该负责人介绍,早在2017年5月,舟山就在全国率先为地方企业颁发经营资质牌照;2018年,浙江自贸试验区又率先尝试保税船用燃料油混兑调和加工贸易业务,为企业节省了经营成本。
“用好政策兑现,打破传统供油固有模式,仅仅是其中一个环节。”该负责人介绍,在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上,舟山着重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做好文章。目前,浙江自贸试验区完成一票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业务时间在12小时以下,最快的8小时,加油效率全国最高,基本与新加坡持平。
浙江自贸试验区针对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业务进行了一系列“全国首创”的改革创新:简化外锚地加注船舶入出境手续、外锚地受油船舶便利化海事监管模式、供油企业信用监管新模式、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服务船舶准入管理新模式、跨港区供应模式等7项创新成果,被分别列入国务院第四批、第五批试点经验并向全国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