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物料供退全程无纸化

发布时间: 2020-03-30 09:20:00      信息来源:浙江自贸试验区管委会 访问量:      字号:[     ]

舟山作为典型的海港口岸城市,每年一万艘次国际航行船舶直接进出口岸,平均每天在港国际航行船舶140多艘次。船用燃料油加注、外轮供应、船舶维修等是舟山海事服务的主要产业,尤其是船舶服务是舟山国际海事服务的重要“窗口”。为加快打造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继2019年7月份舟山保税燃油加注“一口受理”平台正式验收后,8月19日,舟山船舶供退物料通关服务平台上线,意味着舟山外轮供应通关业务实现“零跑动”。

1)主要做法

船舶供退物料主要包括一般物料、食品、饮用水和清洗舱(油污水)等,申报内容和申报方式有所不同,但一般情况下均需在海关申报窗口申报盖章,然后通过“单一窗口”向海关申报,供应结束业务员持有船长签字的“供退物料申报单”在窗口核销,三个环节中两个是纸质单证,其中一般物料和食品各需5种纸质单证,中间一个网上申报。船舶供退物料通关服务平台上线后,实现无纸化申报,申报流程优化为通过该平台申报和审批物料供退,供应结束核销只需把有船长签字的物料添加申报单拍照上传至平台即可完成所有环节。

2)实践效果

无纸化的申报模式终止了海岛间的往返奔波,实现“零跑动”。舟山口岸目前有53个口岸监管点、19个开放锚地,分别分布在16个岛屿上,海关6个审批窗口坐落在岱山、六横、金塘等6个岛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需要分别跑岛上、船上,到所属辖区窗口进行申报,申报成本高、申报周期长。以岱山区域为例,往返岱山和定海至少需要3—4小时,往返乘车、渡船等交通费用270元。船舶供退物料通关无纸化后,外轮供应实现“零跑动”,节省两次人力成本,申报时间缩短为大约5分钟,同时节省了来往交通费用和餐费。

通关便利化让外轮供应有保证,企业增强“获得感”。从外轮靠泊、卸货到离港,留给物料供应的时间比较短暂,加上天气、交通和申报审批模式影响,开展外轮供应业务有诸多困难,有时会发生由于时间紧张而取消供应业务。船舶供退物料通关服务平台上线后,给企业结余了1个小时时间,使得企业有足够的时间开展供应业务,从紧张到放松,从担心到放心,企业有满满的“获得感”。

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从船用燃料油到全产业的再提升。船用燃料油业务的发展,让舟山口岸更有胆识“先试先行”。但是对标新加坡等,舟山仍存在“短板”,急需外轮配套服务体系的再拓展,如在锚地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除油料外,还要生活用品、船用物料、工程服务、代理服务等综合性服务,吸引更多国际航行船舶汇聚舟山。船舶供退物料通关服务平台的及时上线,不仅仅是改变了监管模式,提高了通关效率,在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改革创新中,支持和促进了一个产业的再提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