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 新闻发布

舟山日报: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增速全国第一

发布时间:2020-09-30 14:31:17       阅读次数:       来源:舟山日报

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增速全国第一

1至8月,完成货物吞吐量3.86亿吨,占宁波舟山港近五成

从最新的全国主要沿海十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排位来看,1至7月增速保持7%以上的仅有2家,舟山港域作为宁波舟山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7.5%的增速位居首位。近日,记者从市港航与口岸管理局了解到,1至8月,舟山港域多项指标逆势增长。

来自市港航与口岸管理局的数据显示,1至8月,舟山港域完成货物吞吐量3.86亿吨,同比增长7.16%,吞吐量占了宁波舟山港近五成。其中,代表舟山港域吞吐量“三驾马车”的石油及天然气、粮食、金属铁矿,前8月吞吐量分别完成8227万吨、567.6万吨、11745.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2.14%、28.13%、1.37%。

面对疫情冲击、国际形势不确定等因素,舟山港域港口多项指标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是围绕‘两手抓、两战赢’,扎牢海上疫情防控网,保障港口经济稳定发展;二是发挥好舟山区位、资源、开放等优势,主动服务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局长蒋海平说。

因国际油价波动以及限硫令等影响,加上出口退税政策利好和低硫燃油规模化自主生产等因素,浙江自贸试验区保税船用油价格与新加坡相比具有竞争优势,使得更多船东把舟山作为过境加油首选之地。同时,沿海炼化企业复工复产迅速,油气全产业链助推油气吞吐量持续增加,既为舟山港口经济挑了大梁,又起到了“压舱石”作用。其中宁波舟山港舟山港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舟港公司”)担起了为浙石化保供“重担”,在油品业务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全力抓好各油品码头生产调度和安全管理,1至8月累计完成油品吞吐量4514万吨,同比增长22%。

大宗散货增势同样喜人。全国规模最大的铁矿石中转码头——鼠浪湖,开港4年来累计迎靠40万吨矿砂船151艘次,吞吐量超亿吨。 1至8月,武港矿石完成吞吐量2236万吨,同比增长14.09%;亚太铁矿石分销中心建设跑步前进,1至8月完成混配矿1069万吨,完成年计划的71.3%,总量占国内市场约20%。据了解,目前在舟山落地的20多家铁矿石贸易企业,年贸易额突破80亿元,实现港口加工贸易同步共赢。

通江达海彰显舟山港域特色,江海联运为货物快进快出创造条件。 1至8月,江海联运共完成运量1.72亿吨,同比增长2.29%。

依托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舟山国际粮油产业园区资源优势,老塘山中转码头,前8月累计完成粮食吞吐量540万吨,同比增长25%,创历史同期新高。舟港公司作为舟山港域唯一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老塘山港区的经营管理单位,积极对接外省业务,成功吸引到国内西南地区业务,以“散改集”运输为突破口,持续推进全程物流模式,拓宽进出长江低成本通道,将粮食业务腹地由长江下游地区进一步向川渝地区延伸。值得一提的是,6月单月完成吞吐量102万吨,同比增长76%,创舟山港域单月历史新高。

主动服务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港域保税油加注领跑国内各大港口,一枝独秀。 1至8月,完成保税油加注281.2万吨,同比增长13.4%。“我市严格落实《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操作指引》,按照‘非接触’模式作业,保障保税油加注、物料供应、船员换班等服务。”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海事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系列措施不仅保证国际航行船舶安全快捷进出港,而且还维护了国际航运生产安全。 1至8月,外轮供应货值15.08亿美元,其中物料供应货值4.4亿美元;完成引航任务7670艘次,引航总吨位达4.6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22%和25%;完成审批船员换班14474人。

据了解,我市各口岸部门在通关监管集成改革、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方面同样下足功夫,8月26日,国家口岸办等国家部委有关部门在调研“十四五”规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中表示,舟山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上走在了全国前列,改革创新步伐和高效模式在全国312个口岸中“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