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共话油气产业创新发展 第四届世界油商大会首场金融改革专题论坛召开
10月21日下午,第四届世界油商大会暨大宗商品投资贸易推广月首场专题论坛——“金融改革与期现合作助推油气产业发展”在舟山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由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期货交易所、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承办。吸引了国内外知名油气企业、交易场所、金融机构的100多位嘉宾参加,共同探讨油气产业发展。
舟山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浙江自贸区为平台,不断深化金融改革,通过期现合作模式,实现油气产业创新发展,对于增强中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话语权和提升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自贸区是中国唯一一个由陆域和海洋锚地组成的自由贸易园区。自2017年4月1日挂牌以来,如今已初步形成万亿级油气产业格局。挂牌4年多来,浙江自贸区一直致力于油气产业“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建设看,浙江自贸区在全国率先推进油品转口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以及油品贸易跨境人民币支付便利化试点。开展人民币资金池、NRA账户不落地结汇、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和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等创新业务,累计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累计达3650.61亿元,年均增长203%,惠及浙江省内800多家企业,覆盖50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海油研究院院长王震就碳中和愿景对国际油气贸易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壳牌(中国)有限公司油品贸易与供应业务总经理沈剑平、上期所场外业务部总监鲍建平、中国银行交易银行部助理总经理曾广飞等机构嘉宾也分别做了主题演讲,围绕双碳政策和能源转型、促进期现合作更好服务油气产业、金融改革助力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进行了经验分享。
据了解,今年世界油商大会创新办会形式——除11月10日的第四届世界油商全体大会之外,提前启动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推广活动。据介绍,大宗商品投资贸易推广月活动将围绕金融改革、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国际油气贸易和综合海事服务四大主题,开展金融改革与期现合作助推油气产业发展、双循环格局下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碳达峰碳中和下油气行业发展机遇和挑战等7场专业论坛,探讨大宗商品产业创新转型发展问题。全体大会则聚焦“双碳”背景下全球油气贸易趋势分析等当前油气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为推动大会成果更好落地,本届大会将加大产业推介力度,组织全球跨国化工企业走进自贸区以及一系列小规模、线上线下融合的招商推介活动。据了解,截至目前,有20余个项目意向在本届大会期间签约,涉及美国空气化工、韩国SK、中化集团等多个世界500强企业,预计合作协议金额将超7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