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 新闻发布

浙江日报:一个多月来连签多个联合发展协议——浙江自贸试验区,为何屡屡跨省“结盟”

发布时间:2021-06-08 10:00:37       阅读次数:       来源:浙江日报

最近,和浙江自贸试验区有关的话题一直很热——

  5月初,和海南自贸港牵手,签下3个合作框架协议;5月底,和沪苏皖自贸试验区正式“结盟”,在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签订《长三角自贸试验区一体化发展备忘录》;6月7日,浙皖签署《安徽、浙江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这一系列大动作,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实施自贸试验区建设这项国家战略,浙江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

  在自贸试验区这条竞争激烈的赛道上,浙江频频跨省“结盟”,有何深意?

  跨省联动用意何在

  去年9月,浙江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扩区。之后半年,我省两次召开大会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无论是杭州片区、宁波片区和金义片区这3个新扩展区域的建设,还是扩展区域和舟山片区之间的联动发展,浙江都面临艰巨任务。有这么多“规定动作”要完成,为何浙江还要大力推进跨省域联动这个“自选动作”?

  “这首先要从当前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紧迫性说起。”省自贸办有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自贸试验区始建至今,我国自贸试验区几乎一年一次扩容,总数已经达到21个。

  自贸试验区队伍越来越大,各地取得的成绩也不少。但整体来说,改革仍呈现碎片化,尚未触及太多深层次制度性问题。省自贸发展中心主任任锦群告诉记者,仅仅靠一地的创新探索,迅速突破的难度较大。正因此,中央希望长三角地区做出表率,形成合力,尽快打开更深层次制度创新的局面。

  基于此,联动发展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自贸试验区的新课题——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化沪苏浙皖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

  另一方面,从长三角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基础来看,联动的条件趋于成熟——2018年,江苏自贸试验区成立;2020年9月,随着安徽自贸试验区设立,自贸试验区在长三角地区已实现全覆盖。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印发,对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浙江改革创新有了许多具体的对标对象。

  “同时,随着浙江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扩区,与沪苏皖联动的空间也大幅拓宽。”省商务厅自贸区处副处长李杨介绍,过去浙江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聚焦油气全产业链,由于领域过于集中、专业,许多改革经验难以向外复制推广。

  如今,扩区后的浙江自贸试验区形成了5大功能定位,新增了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与物流枢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①夜幕中的鱼山岛绿色石化基地。

  从功能定位来看,浙江和其他长三角自贸试验区以及海南自贸港既有重叠也有错位,具备联动发展的空间——上海和浙江自贸区的定位更偏向金融、航运和商贸方面;江苏侧重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注重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安徽自贸区则更偏向于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而海南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探索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等自由便利化,更是与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合作空间巨大。

  如何实现共享共赢

  今年3月,上海自贸办副主任朱民到浙江调研,主题便是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两个月后,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便在上海成立。

  5月底,长三角三省一市又签署了《长三角自贸试验区一体化发展备忘录》。值得注意的是,备忘录合作领域全面,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建设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便是近期目标任务之一。

  联动发展如此迅速,少不了“带头大哥”上海的大力推进。为避免长三角在与京津冀、粤港澳的国内竞争中落下风,上海自由贸易领域的改革干劲十足,加上浙江积极推进,自然联动成效显著。

  去年10月,全国首单浙沪跨港区国际航行船舶供油试点业务在洋山港完成。今年3月,浙江与上海又进一步签订了保税船用燃料油一体化供应协议。

  去年11月,上海期货交易所入股浙江国际油气中心,并于今年3月指派专业团队入驻。这也是上海自贸试验区与浙江自贸试验区围绕共建长三角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开展股权合作,迈出的一大步。

  “除了利益共享、实现共赢,长三角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还要首先明确主角和配角。”苏州大学自由贸易区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王俊表示,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只能有一个龙头——那就是上海自贸试验区以及临港新片区。其他自贸试验区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唱好配角。

  再看海南自贸港,作为全国唯一的自贸港,其政策优势得天独厚。但任锦群认为,在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方面,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同样需要借助外力。任锦群说,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相对完整的浙江乃至长三角,无疑是其最佳的合作伙伴之一。



  ②苏州工业园区夜景(无人机拼接照片)。

  如何精准对接海南、上海以及长三角其他地区的需求,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这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实现更快、更好联动的关键。以海南自贸港为例,浙江自贸试验区与其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尤其是海南自贸港拥有的油品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比浙江自贸试验区现有政策的开放度更高。

  有人担心海南自贸港的政策虹吸效应,会影响浙江自贸试验区进一步集聚油品贸易企业及做大做强油品贸易。对此,省商务研究院院长丁书锋认为,浙江不仅不应该担心竞争,而且还应该欢迎这样高质量的竞争对手进入赛道。在油气领域改革先行一步的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已然成为国内第一、全球第八的加油港。放眼全球,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对标的是新加坡等第一方阵的加油港。丁书锋说,如今,海南自贸港通过更优的政策条件追赶上来,可以倒逼浙江加速改革。在你追我赶之中,中国加油港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将不断提升。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浙江应该好好琢磨海南以及沪苏皖需要些什么,打开门来建设自贸试验区,更好实现联动。

  跨省结盟助力几许

  《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合作备忘录》明确提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将对需向国家汇报的重大事项和重要成果,联合上报。

  “联合上报、争取获得更大赋权,这是自贸试验区(港)联动的一个关键。”省自贸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单个自贸试验区向上争取改革权限,往往周期较长、难度也较大。而如今,将多地的改革诉求汇总,再上报中央各部委,就更易形成合力,加快在关键领域获得突破。

  让区域内的改革成果共享共通,这也是自贸试验区联动的一大要义。据了解,目前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成果仅在各自区域内有效,并不能在自贸试验区之间被随意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可以尝试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突破。

  省自贸办相关负责人建议,可以在获得中央赋权后,每季度或者每半年对区域内各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成果进行评估,尝试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明确可在区域内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

  比如,今年1月1日,海南FT(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正式上线;此前,上海自贸试验区也早在2014年就落地了FT账户。而这也是浙江自贸试验区正在探索实践的一个重要改革领域。



  ③滚装货船“劳拉”轮驶入海口秀英港,这是海南自贸区政策实施以来的首艘汽车外贸船。

  在去年3月出台的《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中,第17条就明确,“支持浙江自贸试验区与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在浙江自贸试验区探索开展本外币合一账户试点”。

  通过联动上海、海南,浙江希望能够在FT账户等方面加快获得突破,避免在改革路上再走“弯路”。

  其实,关于自贸试验区的联动,浙江的探索其实一早就已开始。据了解,去年1月,浙江启动了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的建设,在全省6个地市设立了联动创新区,加快复制自贸试验区的改革经验。接下来浙江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制度或将在全省更大范围推广。

  从省内来说,自贸试验区和联动创新区的联动发展,让浙江实现了“一顶帽子大家戴”,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而从省外来说,长三角自贸试验区之间的联动,能够形成的改革合力更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