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制度创新成果】远洋渔业外籍船员“一链式”管理服务集成化改革
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聚焦解决外籍船员入境难、中转难、成本高等问题,全国首创船员“一链式”集成管理服务机制,确保外籍船员通关便利、管控有力,为全市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服务支撑。
一、一站式通关查验,畅通入境换班通道
舟山边检联合渔业、外事、公安等多部门,细化四方面11类便利措施,有效打通远洋渔业外籍船员仅限国外换班的堵点难点。在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立全国首家远洋渔业移民综合事务服务站,会同公安出入境等部门进驻,做到船舶船员各项行政审批、通关手续、证件签发“集中办理、联审联签”。提升通关手续、证件办理效率300%,带动渔船从靠泊码头到装卸作业,平均每艘次减少约3小时,确保到港即联检、到港即作业。
二、一体化集成服务,解决停留出境难题
协同远洋渔业派出所等部门,在移民事务服务站挂牌地检联勤警务室,组建“航行的支部”远洋服务队,做到“一站服务、一站多能”。对换班离境船员,提供即时办、当天批、长三角地区过境24小时免办停留证等增值服务。对上船务工船员,出台《全市远洋劳务中介报备规范》,实行“一企一船一档”管理,创新实施“行业准入审核”制度,阻断劝返有背景审核问题的外籍船员。全程落实管理服务机制,保障渔船招引用工、出海作业安全顺畅。
三、一闭环无感监管,营造涉外智治模式
上线“外籍船员闭环管理平台”,依托边检卡口、市域(岛际)交通、监控网络等智慧点位,汇聚预警数据3000余条,精准掌握外籍船员全程动态,实现有效管控与无感监管环境。建立多部门数据推送、信息通报机制,落实24小时应急制度,今年以来,预警掌握违规离舟外籍人员37人,妥善处置涉外案事件18起,不断夯实涉外维稳管控、共建共享基座。
自远洋渔业基地移民事务服务站启用以来,提升了通关便利度,增强了港口竞争力。8月新政运行以来,办理远洋渔船出入境220艘次,办理换班1800余人次,签发各类外国人出入境证件1800余份,减少外籍船员转运停留换班用时2万小时,惠及远洋渔业企业37家。该站点签发了全国首张远洋渔船外籍船员临时入境许可,办理远洋渔业外籍船员换班数量超过全国25%,在全国6省(市)远洋渔业换班指定口岸中排名第一。
畅通了换班堵点,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目前舟山远洋渔船外籍船员4100余人,对比在韩国、新加坡换班,单人次费用减少5000-8000元,单航次时间减少3天以上,每船可节省成本10-20万元,年节约成本预计超4000多万元。同时,将畅通外籍船员雇用渠道,缓解舟山远洋渔业6000-8000人的用工缺口。
提高了综治水平,服务了重点产业发展。推动“融治理”、数智化监管协同发展,提升远洋渔业外籍船员管理集约、可控、透明。加强船员在舟停居留和用工管理,开展出航培训,支持建设船员生活设施,完善配套设施。2024年,舟山口岸出入境远洋渔船及配套运输船845艘次,中外籍船员18375人次,同比增长11.1%和15.48%,位列全国第一。
下一步,舟山片区将持续完善远洋渔业外籍船员“一链式”管理服务集成化改革,为全省远洋渔业外籍船员换班提供经验。创新联动管理机制,加强外籍船员的背景审查、出境核查、船上监管等闭环式管理;升级通关联检机制,联动口岸部门,提供集中服务,创新联审制度;打造“外籍船员闭环管理平台”2.0版,优化数据统计,打造“政务云上服务”。